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高等教育论文_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求职结果

来源:探索与争鸣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1-3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求职结果研究概述 2.1.1 求职结果的概念和测量 2.1.2 求职结果的相关研究 2.2 未来时间洞察力研究概述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求职结果研究概述

    2.1.1 求职结果的概念和测量

    2.1.2 求职结果的相关研究

2.2 未来时间洞察力研究概述

    2.2.1 未来时间洞察力的概念

    2.2.2 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未来取向的概念区分

    2.2.3 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结构和测量方式

    2.2.4 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相关研究

2.3 生涯适应力研究概述

    2.3.1 生涯适应力的概念

    2.3.2 生涯适应力的测量方式

    2.3.3 生涯适应力的相关研究

2.4 职业探索研究概述

    2.4.1 职业探索的概念和测量方式

    2.4.2 职业探索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问题的提出

3.1 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求职结果的关系

3.2 生涯适应力的中介作用

3.3 职业探索的中介作用

3.4 生涯适应力和职业探索的链式中介作用

第四章 对大学生求职结果的量化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测量工具

    4.3.1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

    4.3.2 职业探索问卷

    4.3.3 生涯适应力量表

    4.3.4 求职结果问卷

4.4 研究结果

    4.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4.2 描述统计

    4.4.3 各变量在性别、学历和院校类型的差异

    4.4.4 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4.4.5 生涯适应力、职业探索的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4.4.6 链式中介效应的院校类型差异检验

4.5 讨论

    4.5.1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生涯适应力、职业探索和求职结果的总体情况分析

    4.5.2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生涯适应力、职业探索和求职结果在不同院校上的差异分析

    4.5.3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生涯适应力、职业探索和求职结果的关系探讨

第五章 对大学生求职结果的访谈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访谈对象

5.3 研究工具

5.4 研究步骤

5.5 结果分析与讨论

    5.5.1 高求职结果组的特点

    5.5.2 低求职结果组的特点

    5.5.3 生涯适应力对求职结果的影响

    5.5.4 院校类型对于求职结果的影响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总讨论

6.2 总结论

6.3 实践应用与建议

6.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量化研究工具

附录B 访谈提纲

附录C 访谈知情同意书

致谢

文章摘要: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现代青年人从学生时代走向职场的桥梁。大学生的求职结果及其影响因素一直是有关大学生生涯发展的重要研究议题。在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就业状况更加严峻的背景下,探讨大学生应届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求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此外,研究求职结果及其影响因素不仅有利于了解当下大学生的求职状况,还能从影响因素方面增加或启发大学生有效的求职行为和认知,对于促进其生涯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再者,在国内外有关求职结果的研究中,研究多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速度和其是否就业,缺乏对于大学生就业的质量的探讨。正因如此,本研究从大学生求职时客观得到的面试和录取通知书数量和主观的就业满意度去评判大学生的求职结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本研究立足于生涯建构理论的基础,研究大学应届毕业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生涯适应力、职业探索对求职结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研究一使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北京、上海、广东、广西、等高校800名应届毕业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有效问卷765份,使用SPSS22.0、AMOS24.0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二采用访谈法,在研究一的基础上抽取10名被试进行访谈,采用NVivo软件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以对研究一未揭示的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和说明。研究结果表明:(1)在总体层面上,除求职结果外,大学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生涯适应力和职业探索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在人口学变量上,对大学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生涯适应力、职业探索和求职结果进行差异分析,结果发现重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生涯适应力、职业探索和通知书数量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普通本科及以下院校的大学生。(3)大学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生涯适应力、职业探索和求职结果四者相关显著。其中,未来时间洞察力正向预测求职结果,职业探索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求职结果中均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生涯适应力和职业探索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求职结果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就业结果受到未来时间洞察力、生涯适应力以及职业探索等的综合作用。研究对理解我国大学生的生涯发展提供了实证研究证据,对促进大学生的生涯发展与职业规划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针对研究结果,本文还分别从学校和个人层面等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文章来源:《探索与争鸣》 网址: http://www.tsyzmgw.cn/qikandaodu/2022/0131/750.html



上一篇:中等教育论文_高中生社会支持与职业生涯探索的
下一篇:工业经济论文_专利合作网络结构特征对企

探索与争鸣投稿 |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 探索与争鸣版面费 | 探索与争鸣论文发表 | 探索与争鸣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探索与争鸣》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